華中師范大學黃雙全課題組研究成果在《New Phytologist》發(fā)表
日前,黃雙全課題組關于“近緣植物如何降低生殖干擾,維持物種共存”的研究取得進展,相關結果在線發(fā)表于國際植物學主流期刊《New Phytologist》(《新植物學家》,見Tong Ze-Yu and Huang Shuang-Quan, 2016. Pre- and post-pollination interaction between six co-flowering Pedicularis species via heterospecific pollen transfer. New Phytologist, doi: 10.1111/nph.14005),這是黃雙全在New Phytologist發(fā)表的第10篇通訊作者論文。
同時開花的近緣植物,如果有共同的傳粉動物就可能造成不同植物種間的生殖干擾。傳粉者在不同開花植物之間訪花,可將同種或異種的花粉傳遞到植物的雌性結構——柱頭上,而柱頭上落置異種的花粉對花粉供體和花粉受體植物雙方均有不利影響,那么這些近緣植物是如何降低生殖干擾,而維持物種共存的呢?
馬先蒿屬是我國西南地區(qū)物種多樣性高,分化強烈的植物類群。在橫斷山區(qū)的高山草甸,常見數種馬先蒿在夏季同時開花,而且馬先蒿屬的有效傳粉者都為熊蜂,為研究近緣物種共享傳粉者是如何避免和降低生殖干擾提供了合適的研究材料。黃雙全課題組曾用花粉標記的方法,研究了熊蜂蟲體攜帶同域分布的3種馬先蒿花粉的部位、柱頭接觸蟲體的部位。他們發(fā)現3種馬先蒿的花粉在熊蜂蟲體上都各有一個主要的落置區(qū)域,與柱頭接觸蟲體的位置相對應,從而降低了種間的傳粉傳遞,但傳粉的精確性沒有人們以前想象地那么高,相關結果以封面文章發(fā)表在New Phytologist(Huang & Shi, 2013)。
為進一步定量分析種間花粉干擾的程度,博士生童澤宇在黃雙全教授的指導下,在華中師范大學香格里拉高山植物園野外生物學基地繼續(xù)對馬先蒿屬植物進行了研究。他們選擇了自然狀態(tài)下混合生長的由6種馬先蒿形成的4個種對,在眾多樣方中進行了兩年的傳粉者觀察,結果表明傳粉者在訪花時具有很高的恒定性,即傳粉者在單次飛行覓食過程中通常只會專注于訪問種對中的一種馬先蒿,從而大大降低異種花粉傳遞的可能性。同時他們統(tǒng)計了各配對中馬先蒿柱頭上落置的異種花粉情況,發(fā)現異種花粉落置比例維持在較低的水平,但總體上配對中具有較長花柱的馬先蒿柱頭上落置了更高比例的異種花粉。他們對配對中的馬先蒿種進行了兩兩授粉,并觀察異種花粉管的生長情況,發(fā)現來自具有較長花柱種的花粉能夠一直生長進入具較短花柱種的胚珠,而反之來自具有較短花柱種的花粉則無法進入較長花柱種的胚珠,而在有些情況下甚至無法在柱頭上萌發(fā)。
該研究表明,在傳粉前,傳粉者的訪問恒定性在減少異種花粉傳遞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而在傳粉后過程中,花粉-花柱的相互作用也可以進一步減緩異種花粉的干擾,這一點對于具有較長花柱的馬先蒿種來說更為明顯。這項研究為揭示不同近緣物種如何實現同域共存、維持物種邊界奠定了重要基礎。
《New Phytologist》(《新植物學家》)是有百余年歷史的經典植物學雜志,主要發(fā)表植物生理、發(fā)育、進化與環(huán)境等方面的研究,2014年在ISI植物科學領域為Top 3% (6/204)。黃雙全教授此前在New Phytologist發(fā)表了9篇通訊作者論文,其中4篇為cover story。
相關推薦:
2.部分稿件來源于網絡,如有不實或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溝通解決。最新官方信息請以湖北省教育考試院及各教育官網為準!
湖北自考網微信公眾號
隨時獲取自考政策、通知、公告及各類學習資料、學習方法、課件。